盲蝽蟓属半翅目,盲蝽科盲蝽蟓属于刺吸式害虫,危害的植物主要有棉花、洋麻、苜蓿、豆类、玉米、谷子、高梁。盲蝽蟓的成虫和若虫均能用刺吸式口器吸取棉花幼嫩组织的汁液,主要危害棉花的嫩叶、幼芽、幼嫩花蕾。

盲蝽蟓有哪些危害?如何防治?
 

盲蝽蟓的危害

它们会在棉花的内页、幼芽和花蕾方面产生危害,造成棉花产生一系列减产和破坏力的现象产生。
 

盲蝽蟓活动的季节性

一般来说,这种昆虫一年发生五代5月份就会迁入棉田,而6到8月份基本上危害就非常的剧烈,在9月份的时候就开始产卵过冬。特别喜欢潮湿阴暗的地方,害怕阳光一般在夜晚出来,当湿度大的时候,它的祸害力就会越强。
 
一般在5月底至7月初进行作物危害,最早迁入向日葵田危害。具有惧怕光照,昼伏夜出,活动速度快的特点。对早播、肥水充足、生长茂盛的田块危害较重。随后可能迁入葫芦科植物、马铃薯上。喜欢危害农作物的嫩叶和顶芽,在农作物刚出土幼苗生长期会导致顶芽受害枯死,造成枝芽丛生,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。一般从5月底开始至7月初,长达30天以上。
 

盲蝽蟓的防治

盲蝽蟓可用氯氟氰菊酯、氯氰.丙溴磷、马拉.辛硫磷、毒死蜱.辛硫磷、氟虫氰、呋虫胺等药剂防治,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,喷洒在棉花植株上就可以防治盲蝽蟓。针对盲蝽蟓的生活习性,在喷药防治时一定要喷雾均匀全部喷到,最好集中防治。
 
从地块两边向中间合拢喷药,提高防治效果,药液一定要喷到棉花叶正反两面,特别是被害棉株叶面、茎杆上下及地面周围裂缝都要喷施药液。防治时间以早、晚时最佳,防治药品要轮换使用,这样就可以更好的防治住盲蝽蟓。
 
盲蝽蟓初发期可用5%高效氯氟氰菊酯+70%噻虫嗪水分散粒剂,在葡萄、枣树、苹果等果树上;50%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,可在盲蝽蟓初发期喷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