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稻不同品种对各种病毒及其介体的抗性有明显差异,但现有主要栽培品种一般多不抗病。水稻苗期至分蘖期比较感病,拔节后抗性日增。
水稻病毒病的发病条件
稻田前作种植感病寄主作物,田间杂草丛生,单、双季混栽,早、中、晚熟品种插植,早播早稻,单本稀植,都会给传毒昆虫和毒源的积累造成有利的稻田生态条件,从而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。
冬春温暖,水稻生长前期高温干燥,有利于越冬代和稻苗生长期间传毒介体的生存和活动,促进病毒的传播和蔓延。
水稻病毒病的流行取决于各种病毒的有效毒源;
相应介体种群的数量、活力及其传毒效能;水稻品种对病毒及其介体的抗性;介体迁移传毒高峰与感病稻株易感病生育期的吻合程度;生物的和非生物的环境因子。
多数水稻病毒病在同一地区一般很少连续数年严重为害,年际间的流行具有明显的间隙性。针对各种水稻病毒病的流行特点,从多年来(至少10年以上)病害流行相关因子的调查研究中,筛选流行的关键因子,运用相应函数关系,可组建一种或数种病毒病的流行预测式。在双季稻区,一般都以晚稻发病比较严重,因此,预测重点应放在双季晚稻上。
针对各地病毒病发病和流行特点,因时因地采取合适的措施。主要有一下几点:
1、改进耕作制度
如水稻黑条矮缩病,于60年代初在江苏、浙江、上海流行。通过小麦改种大麦以及小麦一稻两熟制改为大麦一稻一稻三熟制,有效地控制了该病的流行。
2、选用抗病品种
如水稻东格鲁病,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福建省南部一些地区流行,通过以改换抗病品种(如IR30、汕优30、赤块矮、包胎矮等)为主的综合措施,得到有效的控制。
3、调整播种插秧时期
使易感病的苗期避开介体昆虫迁飞高峰。根据短期测报,结合稻田生态(天敌)、品种和苗情,以及田间管理,做好治虫防病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