细虉[yì]草的秆直立丛生,质地柔软且平滑无毛,高度可达1.3米,具有分枝。其叶片扁平,质地柔软,两面无毛,边缘膜质。圆锥花序卵状长圆形,分枝简短,具数枚小穗,小穗柄粗壮平滑。颖片近相等,翼缘有不整齐的齿,能育小花卵状披针形,成熟时灰褐色,有光泽。
细虉草原产于不丹、印度北部、巴基斯坦、非洲北部、亚洲西南部、欧洲等地,在中国云南也有引种。它生长在小麦田野中,同时也能在路边、荒地、森林苗圃、沟渠两侧等地生长。细虉草广泛分布于欧洲、亚洲、非洲、南美洲、北美洲和大洋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,显示出强大的适应性和生命力。
尽管细虉草被视为农田恶性杂草,但它却具有极高的生态和饲用价值。在中国易门、玉溪等地,农民采其幼嫩植株作为牧草及猪饲料。而在中国以外的地区,人们还采收其谷粒作为鸟食。细虉草生长繁茂,具有强的竞争能力,能在与农作物的竞争中占据优势,但同时也为土壤保护和生态多样性提供了贡献。
细虉草作为农田杂草的危害也不容忽视。它是世界公认的冬春农田恶性杂草,能在整个生长周期中与入侵地冬春农作物激烈竞争光、肥、水等资源,导致农作物营养不良、植株矮小、产量降低。在印度,细虉草常造成小麦减产15-50%,严重时甚至导致小麦绝收。因此,对细虉草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。防治方法包括水旱轮作、翻耕以及种植不利于细虉草生长发育的植物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