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花米草(学名: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.),作为一种禾本科米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,被引入中国以来,便以广泛的适应性在沿海滩涂迅速扩张,成为了既具有生态价值又带来严峻挑战的外来入侵物种。
一、互花米草的特点
1.强大的适应性:互花米草原产于北美大西洋沿岸,自1979年被引入中国后,迅速适应了从淡水到海水的广适盐性环境(适盐范围为0%-3%),并在中国沿海滩涂广泛分布。其根系发达,可深入地下100厘米,茎秆坚韧直立,叶片长披针形且具盐腺,这些特征使得互花米草能够在各种恶劣的海洋环境中生存。
2.高效的生长能力:互花米草是一种C4植物,光合效率高,生长迅速,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性成熟并大量繁殖。其种群密度高,群落生物量大,单株最高可长到3米,形成了密集的单一物种群落。
3.广泛的生态功能:互花米草不仅具有改良土壤、净化空气、防风抗浪等生态功能,还能通过吸收、富集污水中的有机物、氮、磷等营养物质,降低赤潮发生的可能性。同时,其鲜草可用作饲料或化工原料,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。
二、互花米草的危害
互花米草的快速扩张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。
1.破坏近海生物栖息环境:互花米草的高大密集群落严重侵占了其他本土植被的栖息地,导致湿地植被物种多样性明显下降。同时,它改变了原光滩地区的地形及土壤理化性质,使得原先生活在这里的泥螺、四角蛤蜊等滩涂贝类生物消失或迁移,直接威胁沿海滩涂贝类养殖业。
2.影响船只航行:互花米草通过快速促进泥沙积累和滩面淤长,改变了河口水文格局,加速了滩涂和港区的淤积速度,进而影响船只航行和泄洪,迫使港区提前下迁,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。
3.影响海水交换能力:互花米草的大量生长导致海水交换能力下降,水质恶化,甚至诱发赤潮等海洋灾害。同时,它还可能威胁本土海岸生态系统,如导致大片红树林消失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