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枯病与播种量有密切的关系,特别是在使用生长调节剂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。当水稻播种量超过300克/平方米时,易得立枯病。

水稻立枯病和青枯病如何防治?
 

立枯病的症状

立枯病的主要症状包括植株矮化、变黄、新根少或无根;
 
如果将病苗连根拔起后,将根和茎的连接处掰开,若茎的中心变黑则可以确认为立枯病;
 
立枯病往往会导致心叶先于下部叶片死亡;
 
一旦发现立枯病的症状,应立即采取药物防治的措施。
 

立枯病的防治

 
可以选择使用适当的药剂进行喷施;一种常用的药剂是杀菌剂如三唑酮、吡唑醚等;施药时应根据具体的病情和农艺措施,按照药剂的使用说明进行喷施。
 
同时,为了减少病害的发生,还需要注意合理控制播种量,避免超过300克/平方米;
 
其次,加强水稻的管理,包括定期翻耕、除草、调节水田水位等;
 
此外,注意及时排除田间积水,减少病菌的滋生;
 
最后,要做到合理施肥,保证水稻的养分平衡而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。
 

青枯病的特点

 
青枯病是立枯病的一种,主要是由苗床管理不当引起的;
 
青枯病的发生与苗期通风少、床温高、浇水过多等因素有关;
 
当苗床通风不畅、床温过高,再加上浇水过多导致稻苗过度生长,地下部的根系供水能力小于地上部茎叶的蒸发时就容易发生青枯病。
 

针对青枯病的防治

 
首先,平时要多通风,及时排除苗床的湿气,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;
 
特别是在苗床温度过高时,应及时进行通风降温,避免稻苗过度生长;
 
其次,可以采取早通风的方式,即在早晨天气较凉爽的时候进行通风有助于稻苗的健康生长;
 
此外,在中午时分也可以揭开苗床上的膜进行浇水,降低床温提高苗床通风效果。
 
 
在实际防治过程中,有时青枯病可能与黄枯病混合发生;这时需要综合考虑,采取综合防治的策略。按照防治青枯病的方法管理苗床,同时还需要喷施防治立枯病的药剂,以确保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