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尾病的主要症状是泥鳅的尾柄部位初期呈现灰白色,随后逐渐扩展到背鳍基部后面的全部体表,并由灰白色转为白色。病鳅会头朝下、尾朝上,垂直于水面挣扎,病情严重时尾鳍部分或全部烂掉,最终导致死亡。
在治疗泥鳅白尾病时,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:
水质管理:首先,应立即加入新鲜的水,改善水质。新鲜的水有助于稀释病原体的浓度,减轻病情。同时,可以使用浓缩碘溶液或漂白粉进行全池泼洒,以杀灭水中的病原体。
药物治疗:可以使用“强氯”溶于水后全池泼洒,或使用“三黄散”加入25倍量的0.3%氨水浸泡后全池泼洒,以促进病灶愈合。此外,使用五倍子浸泡液泼洒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,能够加速泥鳅身体的恢复。
免疫增强:在治疗过程中,还可以给泥鳅内服“酵母提取多糖和谷胱甘肽”,这两种物质是免疫增强的光谱刺激剂,能够刺激泥鳅的免疫系统,提高其抗病能力。
环境改良:定期投洒含有芽孢的活菌改底制剂,可以改良池底环境,避免有害物质增生引发病症。同时,使用聚维酮碘等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,也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白尾病的发生。
在治疗过程中,还需要注意: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上的用量进行使用,避免过量使用导致药物残留或药害。用药后密切观察泥鳅的反应,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急救措施,如换放新水。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违禁药物,确保养殖产品的安全性和合法性。